专业名词解释

⇒诚信档案依照《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预算法》、《政府采购实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等文件,对政府采购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投诉质疑、投诉处理、违约公告、监督检查、监督考核、不良记录及严重违法等多种失信记录进行公开采集和整理发布。

⇒大数据信用报告通过对企业政府采购“非金融”行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依据不同的信用评价指标,为企业提供具有第三方性质的大数据信用评估报告,帮助企业主动了解自身信用记录,并为企业提供一份自身信用实力的证明。

⇒信用资讯主要包括帮助政府采购招投标企业规避网络安全运营法的法律风险的相关新闻资讯。

⇒大数据信用公示主要指对已经缴纳了费用的优质政府采购招投标企业的信用证书&荣誉证书进行公示。

⇒集点大数据信用:集点大数据信用是根据企业政府采购行为、企业履约能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历史信用等信息,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这个分数将综合企业在政府采购领域的信用情况!集点大数据信用是独立第三方性质的“非金融行为”信用,现已完成56个政府采购行为记录,并分别根据这些行为记录制定了多个角度的行为大数据信用报告和信用等级证书,包括企业法人大数据信用、企业经理人大数据信用、企业大数据信用、芝麻信用等多个类别。集点大数据信用产品是由大数据客观科学对政府采购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自动生成报告,无需任何资料可直接购买。

⇒独立:指在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达成一件事情。

⇒第三方:通常指合同关系双方的两个主体之外相对独立的,有一定公正性的第三主体。

⇒独立第三方机构:由民营社会资本组成的具有营利性的合法性商业组织。

⇒政府采购企业:指参与到国家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含PPP项目)中的相关企业主体。

⇒政府采购大数据:指围绕政府采购进行多维度相关数据的搜集,进而通过设定特定算法处理分析并输出结果的过程。

⇒金融信用:即提供贷款和产生债务。在大多数情况下,金融信用也可以指借债方偿还债务的信誉和能力。

⇒非金融信用:又称行为信用,通过对评估方的非金融行为分析,评估其未来的履约能力和偿债风险。

⇒企业实时数据:指关于企业的动态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数据观察报告。